btn-menu-mobile
icon-x-m
Logo

你有故事嗎?深刻的故事,會讓你找到你的使命

rd-img

陳韋丞

你有故事嗎?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之外,有沒有一些酸甜苦辣的故事?

 

有些人說,使命感可以帶來工作的意義,因此想要找到可以產生使命感的工作。

 

那麼我會想先問你:你的故事是什麼?

 

工作意義感,好像是個很漂浮的東西,不接地氣。這個東西不能吃、也不能變現,好像只是個空談、不切實際的幻想。但其實這件事情會強烈影響我們的工作表現和績效。

 

組織心理學中,有很多文獻都在討論這些概念,思考很多設計工作的方法,

想幫助人們在工作中找到意義感和使命感。

 

這是技術性的方法。

 

但隱者覺得,放在整個職涯和生涯發展旅程的框架來談,最根本的順序應該是:我們在生活中經歷了或大或小的故事,透過這些故事覺醒自己的價值,

才容易找到有使命感的方向。

 

以隱者的故事來說,我從高中開始就不斷思考未來到底要做什麼。我是非常需要意義感的人,如果無法感受到意義,就無法發自內心真實地去做。

 

更慘的是,我對非常多事情都很無感…

 

雖然我有一些興趣和能力,但我不曉得這些到底要放在哪裡?到底要朝那個方向傾注我的能量?

 

想阿想的,高中過去了、大學過去了、研究所過去了。沒想到在工作中,開始具備可以幫一個人尋找方向的知識和技術。

 

「就是這件事!」

 

我在尋找方向的時候那麼痛苦,所以也不希望別人跟我經歷一樣的痛苦。過去的故事成為舖墊,逐漸幫我覺醒了自己的信念:想幫助別人找到方向。

 

想擁有使命感,需要覺醒出非常強烈的信念和理由。而這些「強烈的信念和理由」,通常需要深刻的經歷。可能是長時間經歷戰爭的痛苦、看見許多窮苦孩子的悲傷、親朋好友遭遇冤屈的不公,或是那些被虐待的動物讓你心碎...

 

你深知戰爭的殘忍,所以一輩子為和平而奔走;你想改變窮苦孩子的命運,所以勞心勞力為了弱勢教育付出;你再也不希望糟糕的事情發生在周遭人身上,所以想擁有權力;你甚至親自扮演被虐待的動物,為的就是幫這些生命發出聲音。

 

或者,你就是你自己的故事。

 

你再也不想經歷曾經遭遇的悲憤、無力、委屈、失落,所以覺醒:你想傳達某些聲音,你想為了某些事情拼命。

 

「不應該這樣!」的信念成為你奮戰的理由,成為你的使命。如此一來,你自然會找到努力的意義,找到有使命感的工作也只是水到渠成。

 

那,該怎麼做?

 

在生活中,什麼事情經常牽動你的劇情?哪些議題經常影響你的情緒?你想改變什麼?我們都需要培養內心的眼睛,練習發掘和歸納微小的線索。

 

真的覺得沒有故事的人,請試著更加用力地生活、更加用力地思考。請再踏出去一步看看,畢竟溫室裡面不會有暴風雪。

 

故事會讓人變得深刻,深刻的故事會讓人覺醒。藉此帶出你的使命,幫你找到,你可以為之付出熱情的事物;幫你找到,即使辛苦,也還是會踏上的道路。

 

你的故事,會是什麼?

 

 

❚本文由【職游創辦人】陳韋丞授權刊登

原文出處請點我

32 0
auth-img
陳韋丞
我是一位職涯規劃師,取得美國認證的生涯發展諮詢師資格後,現為職游 創新職涯發展與諮詢的品牌創辦人、同時擔任MAYO鼎恆數位科技的心理測評顧問,負責企業用的招募職能測評。也是知名媒體關鍵評論網、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和SmartM人才培訓網等媒體的職業生涯專欄作家。 專業領域涵蓋職涯定位、職場策略、履歷優化、模擬面試、升學輔導、心理測驗解析、生涯牌卡諮詢和生命設計等,目前累積各大專院校和政府機構演講與工作坊超過250場、實體觸及人次超過30000人,諮詢年齡範圍從高中生到中年上班族。多年來幫助許多人找到理想的工作方向。
看更多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