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tn-menu-mobile
icon-x-m
Logo

四個練習,找回生活與工作的界線

rd-img

【同在心理諮商所】陳品如

忙碌的生活日復一日,讓你經常深陷於焦慮之中? 就算有時間休息,腦海依舊塞滿了待辦事項,身心仍無法放鬆?


在工作負擔與生活壓力的夾攻下,總覺得什麼事都無法周全,讓你心力交瘁?


現今社會工作型態趨於複雜,效率與方便的代價,是多少人犧牲多少假期才能滿足所有的需求。因此生活與工作時間纏雜不清、兩相交逼,漸成為常態,例如上班既是員工、主管、各項業務的負責人,回家又得快速切換,扮演父母、夫妻、子女或是其他照顧者的角色,工作訊息還不時透過通訊軟體滲透於生活之中,上下班的分野早已模糊不清。


當角色重疊更容易壓力滿載、甚至失眠,有的人一覺醒來感到異常疲憊,沒有充飽電的感覺。有的人發現自己精神渙散、開會跟對方雞同鴨講,甚至讓不好的言語脫口而出。有的人由於注意力不太集中,工作效率下降,被主管同事質疑,罰單還連收好幾張。


在這樣的心塞的泥沼中,焦慮、煩躁、暴怒、憂鬱都可能是時而閃現的情緒,當頻率越來越增加,情緒不時就如滾燙的熱油,上尖下流的傾倒下來,周邊的人自然難以倖免,回家看到伴侶、親人及小孩都不順眼,忍不住想飆罵,破壞了家人的生活品質,除了吵不完的衝突,更累積了身上的病氣。 這樣說來,人生好難,如何設立工作與生活的界線,找回生活的主權感 ?


首先,下班前觀察自己浮現了什麼念頭? 下班前,拿張白紙與筆,透過筆把心裡浮現的想法丟出來。有的人會浮現「我為什麽在這裡」的心情,有的人會覺得「自己很沒用,什麼都做不好」,有的人覺得「好累,好想放假。」可以用書寫的,寫幾個關鍵字,也可用不同顏色線條畫在紙上,給自己一個限定的時間、空間和動作,像是上廁所一樣,把心裡的情緒發洩完再回家。 或者在心裡想像有一個潘朵拉的盒子,感覺一下今天在工作上發生了什麼事,有什麼感覺,把這些一個一個心情,煩躁、不爽或憂鬱都丟進這個盒子裡,蓋起來、推上天花板,起身回家。


第二、靜下心為自己做一件小事 每天在職場翻滾,順應著別人的期待走。給自己一點點時間,為自己做一件小事,單純為了自己開心而享受它。

有的人一兩周,會讓自己去洗個頭,放鬆一下頭皮,同時也忘卻生活的細瑣。有的人會買一小罐薰衣草精油,它是最天然的鎮定劑,解決入夜後的惶惶不安,安頓身心。有的人會把家裡一小塊整理乾淨,心情也舒暢。找到一件屬於你喜歡,而且不費心神的小事,幫助自己擺脫職場壓力、恢復元氣。


第三、練習把界線與底線拉遠 這一點最難,但卻最為關鍵。理解現行的工作處境容易挑戰我們的界線,覺知自己的有限跟可為便十分重要。 界線是我們感到不舒服的狀態,可能是突如其來的臨時交辦事項。底線則像保險絲,踩到了底線人很容易崩潰。因此當界線太靠近底線時,人便缺乏緩衝的空間去因應。生活中我們容易壓抑自己的需要,延遲了界線的提醒,漸漸向底線靠近,若是觸及就會爆炸。


因此當感覺到自己的不舒服,先練習暫停,不馬上反射性地勉強答應,適時表達自己需要更多的時間確認,選擇拒絕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,不負擔過於自己能承受的。因為所有的主管同事都不會比你更清楚自己現在能量還有多少,為自己保存一些能量,是為了有餘裕的調節自己的情緒,連電腦、手機也都需要足夠的空間做系統工作,何況是人類呢!


最後、一四二呼吸法面對危機處境。 緊急情境下,透過一吸氣四憋氣二吐氣的方式,來回幾次,將注意力由紛亂的思考轉移到身體的心跳跟呼吸,身體的節奏能夠被你掌握,便能排解高壓之下的慌亂,焦慮的感受就會漸漸消失,思考的寬廣度也可以被打開。 除此以外,每個人都有自身特殊的情境與習性,困擾各有深淺,透過心理諮商,可以幫助自己釐清生活與工作各面向的需求,找到安頓自我的獨特方針。



本文由【同在心理諮商所】陳品如授權刊登

21 0
auth-img
【同在心理諮商所】陳品如
當你打開網頁,想為自己或他人預約諮商,代表即將啟動一段勇敢的英雄之旅。現在的你不等於永遠的你,整理你的空間、你的心都需要時間,而你已經踏上關照自己的旅程,迷惘與掙扎都代表真切的努力。諮商讓你有機會看見在傷痛之外內在自發性的創造力,心理師將與你經歷彌足珍貴的獨特心靈時光,願一切憂悲苦惱成為值得,透過心理諮商陪伴你通往生命的豐盛的泉源。
看更多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