呂宜芳
生活中難免會有遇到挫折的時候,然而面對這些挫折時,你都如何去應對呢?有些人會忽略它,有些人會遺忘它,有些人會選擇去面對它,你呢?你都如何去面對與看待呢?當挫折來臨時,其實也是給我們一個機會,重新去檢視現在的生活。
如果你期待那些不太順利的生活能夠有所改變,那麼當遭遇挫折時只要你願意從現在開始面對,我們永遠有機會去調整自己的步調,讓自己在接下來的日子裡,可以有所不同。
挫折是改變的機會
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挫折與困難,甚至在面對挫折與困難時,選擇逃避。但是如果逃避久了,有時候也會讓我們連面對的勇氣也一起消失了。
然而在諮商工作中,挫折與困難卻是我最喜歡的部分,尤其剛好在諮商的過程中,這樣的挫折與困難又再次的發生了,對我跟來談者來說,卻是最好的禮物。
在諮商室裡,會遇到因生活中各式困擾而進到諮商室裡的來談者,隨著諮商的進展,我們會對挫折與困難有不同的理解與看見,並且開始對自己有更多的覺察,整理自己的狀態與議題,並在生活中去進行調整與改變,因此在諮商的歷程當中,如果這些挫折跟困難又出現的時候,反而成為我與來談者,一起改變、接受挑戰、驗收諮商效果的機會,看看我們在這段諮商的旅途當中,那些我們一起學習的覺察、整理、調整、改變,進展得如何了。
因為好不容易來到這裡諮商了,就是要幫助我們增加面對挫折與解決困難的能力, 透過這些挫折讓我們把這些所學,以及我們身上所擁有的能力與資源,嘗試使用與展現出來,看看我們一起在諮商中的這些練習,以及我們的能力提升到了哪裡,對來談者來說,是個難得的機會。
面對是改變的開始
然而面對這些挫折與困難,並不是進到諮商室才有機會去改變,或許因為一些原因,你沒有辦法諮商,但是你也可以從面對,來開始為自己調整,能夠為自己開啟不同於過往的應對模式,與嶄新的一年。
如果你願意,也可以試試透過下列的方式,來試著調整自己,來幫助自己能夠有面對這些挫折/不如意的能力。
例:小如是一個害怕衝突的人,因此每次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,如果發生了不舒服的事情,也都不敢表達,因此常常累積了許多的不愉快,而這樣的模式也帶到跟男友的相處上,在與男友相處的過程當中,如果有所不愉快,都用忍耐的方式來面對,不敢表達自己的感受,也因此越來越不快樂,讓小如在思考是不是要選擇分手。然而小如發現,這樣的困擾不只發生在現在的關係裡,過去的關係也重複著同樣的模式,讓小如想要能夠擺脫這樣的循環。
1.正視挫折與困擾(列出你想改變的部分與改變的結果)
小如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,期待可以向男友表達自己的感受,或許就不會累積這些不愉快,讓小如想要分手。
2.造成挫折與困擾背後的原因
小如害怕表達自己的感受,擔心會引發衝突
3.面對挫折與困擾背後的原因,能有更多不同的看見,幫自己找到其他的可能性。(嘗試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情,或是與他人分享,透過他人不同的角度來幫助自己有不同的看見)
表達感受真的會引發衝突嗎?
男友可能也想知道小如的感受
男友可能也想要多了解小如
4.過去是否曾經有成功的經驗
在輕鬆的氣氛下,比較能夠去表達自己的想法
曾跟朋友表達自己的感受,並沒有引發衝突
過去跟男友有不同的想法時,也沒有因此產生衝突
5.面對該困擾盤點自己的能力與資源
小如其實面對事情時,很有自己的想法
小如在工作上口才很好
身邊有很多的朋友,能給予小如支持與不同的看法
小如其實個性很溫和,在人際互動上,不太會給人不舒服的感受
在沒有不愉快的狀況下,很能夠跟男友表達自己的想法、感受
當小如可以看到自己在溝通這件事情上,其實是有能力的,且本來就能夠表達的時候,也更能有信心去嘗試與練習。且身邊也有資源在這件事情上、或是我們有需要的時候,給予我們支持與協助。
6.將目標分成多階段的小目標(一次達成目標不容易,可以分成多階段的小目標來逐步達成)
■與男友相處不愉快時,能覺察自己的感受
■面對不愉快時,能在當下先照顧自己的心情
■學習消化情緒,釐清自己不愉快的原因
■當下無法表達時,試著在事後講清楚
■如果無法面對面說,可以先從文字訊息表達
■慢慢地再用語音
■進一步在用電話表達
■之後再面對面循序漸進
一個新的模式,需要透過常常得練習,持續三個月的時間來變成一個新的習慣
7.照顧自己的狀態(允許自己有不想面對的時候,不是每次都一定要達成)
小如有時候因為其他事情引發壓力大、或是跟朋友的相處、工作而心情不好時,而讓自己在面對跟男友的互動而引發的不愉快,會想要逃避或是不想面對。允許自己,在壓力大或是狀態不好的時候,可以暫時不要面對,或是這一次就先放過自己,讓自己躲一下,等下次狀態好的時候,再來面對。
面對挫折與改變是個不容易的過程,有時候難免會感到壓力,因此我們也需要自己狀態比較好的時候,才能夠有較多的餘力去達成。
面對挫折與困難沒有人會喜歡,但如果我們總是習慣逃避,逃避久了以後也逐漸喪失了面對的能力,漸漸變成了自動化的逃避反應之後,就自然而然地變成一個地雷區,久了就忘記自己其實有面對的能力。
如果你期待自己可以有所不同,或許可以開始選擇不逃避,即便你只面對了短短的一秒鐘,才逃開,那也是改變的開始。
❚本文由呂宜芳授權刊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