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tn-menu-mobile
icon-x-m
Logo

對於愛情抱持「理想」,是幸福的保留,還是幻滅的開端

rd-img

張鈞皓

「我們希望在自己身上能見證到的事,會投射到另一半身上。」 ——佛洛伊德,1922


關於愛情,你可能聽過一個觀點我們在感情初期,容易把對方理想化,也就是對於對方的粉紅泡泡想像。而這個理想化,像是我們「以為」他是那個模樣,或是刻意忽略視而不見。或許我們從一開始就不應該過度地把自己的期待或想像,加註在對方身上?但對另一半的理想化,都是不好的嗎?


對愛情的理想化


當我們對於另一半有一些理想化時,或許並沒有什麼不好。因為這樣的心理機制,可以讓我們在關係裡更快樂,可以說是一種正向幻想(positive illusion)。


對於生活的幸福感,其實一部分並不取決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現實到底「接受」多少,而是如何「看待」這個世界,也就是對現實的認知、看法、又或者是什麼眼光?即使是同樣的事件,在不同思考模式的狀態下,也會影響我們後續的情緒與行為。


換言之,時常感到快樂的人,倒不一定真的是如實經驗與感覺當下存在的現實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(University of Waterloo)的研究學者Murray、Holmes以及Griffin在1996年,招募了82對已婚夫妻與98對伴侶進行研究,希望檢驗這個「正向幻想」在愛情裡的作用。


他們提出了幾個有趣的結論(以下都不是因果關係,僅是關聯性與推測性的研究結果) ,如果看到對方的優點(對方本身甚至不知道自己有這優點),或是超越世界的現實並看到對方最好的一面時,在愛情裡可能會更快樂。


當我們以理想化的方式看待另一半,會讓自己更有安全感。 更高程度的正向幻想,預測了更高的愛情滿意度。


算是自己騙自己嗎


或許是一種欺騙自己的形式,實際上是把自己內心那種「理想另一半」的模樣,投射到對方身上。但不管是投射的、或者是被投射的那方,當呈現了正向幻想,都與較少的關係衝突有關係。也就是說,正向幻想的存在,與安全的愛情關係還是有些關聯性的。理想化帶給愛情的好處,除了能有機會讓彼此的關係與衝突降低,同時也緩解了對另一半的緊繃和緊張,在內心也比較容易平靜。 當然,也有學者提出對於理想化另外一半的壞處。


例如,在投射自身期待給對方的同時,可能反映的其實是對於關係的焦慮與不安全感。過度的理想化,也被發現是容易影響愛情關係的干擾因子。 【所以我都不能生氣嗎】 火氣真的上來時,真的會很爆炸,畢竟每個人有情緒,本身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。然而情緒的來源,是因為存在刺激源。


在我們的生活中,到處都是刺激源,這也回到了一個核心,有情緒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事情。 對於目前現實的認知,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與行為。所以,雖然現實生活的問題依舊存在,但我們可以做的,就是讓自己對於事件的認知,轉換到一個比較適應、比較快樂的思考模式。當我們能有意識的轉換,就能讓自己的心情能比較愉快,避免小麻煩進一步變成大問題。



本文由張鈞皓授權刊登

66 0
auth-img
張鈞皓
在臨床心理學研究所碩士畢業後,即進入大型醫院擔任臨床心理師,提供從幼年到老年整個生命時程的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服務(兒童心理、成人心理、安寧療護)。我目前執業於台北市的心理治療所與身心醫學診所,為更多有需要的民眾提供專業的心理諮商服務,陪伴與你一起見證在人生不同階段的困擾與成長。在跟每個前來的來訪者進行心理服務時,透過長期的心理諮商與深度探索,每個人都能有機會找到那些在生命裡還沒有認識,但如此獨特且重要的自己。心理諮商是一段更認識自己與探索的旅程,當人能更加深入了解那些尚未見證的自我內在世界時,就能在此時找到屬於自己的契機與光亮。在這段旅途你不會是獨自一人,因為我會陪著你一起更認識自己。我擅長的心理諮商領域包含兒童青少年心理評估與諮商、成人心理諮商、伴侶婚姻諮商、失眠心理治療、同志友善心理師。除了心理諮商,我也常穿梭於各級學校之間,與教師、家長分享心理學的實際應用。歡迎你到我的FB粉絲專頁:「心Hao相伴~張鈞皓臨床心理師」,與你分享我在心理學工作上的見聞與經驗。
看更多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