呂宜芳
美玟個性敏感,也因此常常被引發情緒,當情緒來的時候跟著情緒走,一股腦地將情緒通通倒出來,因為對美玟來說,通通發洩出來,就不會不舒服了。但是在發洩的過程中,身邊的人也會因為美玟外洩的情緒感到不舒服,也因為這樣,讓朋友們都覺得美玟很情緒化。
面對美玟可能將情緒遷怒到自己身上,朋友們都會選擇避開那個情緒化當下的美玟,甚至有些人會因為見識過美玟的情緒,或是因為自己被美玟的情緒掃到過,刻意的跟美玟保持距離,加上朋友讓美玟感到不開心時,美玟也毫不客氣地直接把情緒丟到對方身上,對朋友發脾氣,也因為這樣美玟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,那些不能忍受美玟情緒或是被美玟情緒嚇到的人,便敬而遠之,保持距離,或是也不再跟美玟來往。
面對朋友的離去與減少,美玟也不覺得有什麼,因為美玟認為朋友合則來,不合則散。美玟也帶這樣的想法到感情關係裡,一開始男友跟美玟的互動也都還順利,沒有太多的衝突,且熱戀期時男友也很遷就美玟,但是半年之後,隨著兩人開始同居,沒多久關係就變調了。
當美玟因為一些生活瑣事或是互動,跟男友發生衝突的時候,累積了許多新仇舊恨的情緒,也因為這樣,很多時候上一次的爭吵沒有好好解決,但是這次的爭吵又帶著上次的情緒,越演越烈,美玟甚至會氣到摔門、摔東西,面對美玟的這些行為,讓男友感覺到害怕,覺得美玟的行為像瘋子一樣,也因此在這樣狀態下的美玟,男友一點都不想要跟他對話與靠近,只想要等她冷靜下來再說,但是面對問題的時候,美玟就是想要立刻解決,這樣不舒服的感覺才會過去,也因為這樣,美玟看到男友的冷淡、迴避或是不處理,就會讓美玟更加生氣,因為美玟覺得男友沒有想要解決問題、不理自己。
一直到男友受不了美玟的情緒而提出分手時,才讓美玟感受到震驚。美玟以為自己會像面對朋友跟之前的關係一樣,繼續抱持著合則來,不合則散的態度來面對,但是發現男友的離開讓自己好痛苦,也因此開始思考真的是自己的問題嗎?情緒上是否真的需要調整跟改變,才能避免自己的情緒帶來關係上的破壞。
有情緒是很正常的
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情緒,當這些情緒出現的時候,是很正常的,但是如果這些情緒帶給我們自己或是身邊的人感到困擾時,就需要去思考,找到合適的情緒調節方式,而不是讓情緒驅使我們。
就像美玟有情緒是很正常的,情緒對於美玟來說是個提醒,那代表他在意的事情,需要被好好的認真對待,但是美玟表達情緒的方式,並不會讓事情有好的改變,只會在情緒來臨的當下,把跟男友跟朋友的關係推得更遠。因為試想一下,當你看到別人在生氣的時候,你的直覺下會想要跟他靠近嗎?如果你都不會想要跟他靠近,那又怎麼期待在你自己生氣或是有情緒的時候,別人來靠近你呢?
有時候我們不願意去經驗這些情緒感受,或是當這些情緒來了,我們就急著想把這些不舒服的情緒發洩或丟開,可能是因為這些情緒背後有些感受,我們並不想要意識到,因為這些可能讓我們覺得自己很糟糕,所以忽略它或是快點把它拋開,就可以忽略這些不舒服的感覺,或是讓這些感覺快點過去。
且當某些情緒我們很少去經歷它時,我們很感到害怕,因為擔心如果讓這些情緒跑出來,會不會很失控,或是會不會讓自己無法收拾,也有可能過去在你的成長經驗裡,表達這些情緒是不被允許的,所以你可能學會了不表達,將這些情緒藏起來,又或是你將你的情緒換了一個面貌,用另一種可以被允許的方式,讓它表現出來。
然而沒關係,這些都是我們的情緒,其實只要與它多多接觸,多瞭解它,熟悉它,你會發現,它其實沒那麼可怕,也沒有那麼失控,甚至你還可以運用這些情緒幫助自己。
面對情緒沒有捷徑,只有面對
面對情緒你可以這麼做:
✔️提醒自己回到當下
當情緒來臨的時候,先別急著躲開它,或是將他一股腦的丟來,請先回到當下,去感受當下內在的情緒,先好好的陪著這股情緒,至少給自己五分鐘的時間,去感受它。
當然如果可以的話,體驗完整的情緒是最好的,因為我們的情緒就像一座小山丘,當它爬到山頂上,你感受到情緒最強烈的時刻時,它就會逐漸緩下來的,然而這是需要練習的,所以如果還沒有辦法辦到,那麼就從五分鐘開始練習,來慢慢拉長感受情緒的時間。
✔️感受身體反應
在感受情緒的過程中,也別忘了關注情緒引發身體的感覺,去關注這個情緒在你身體的哪部分影響你,是覺得胸口悶悶的嗎?又或是覺得胃緊緊的的,也可能是肩膀重重的,或是頭脹脹的,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完全相同,情緒常常會在我們身體上,提醒我們它的存在。
✔️辨識情緒
接著試著去辨識這個情緒是什麼呢?是生氣嗎?還是難過?又或是覺得受傷呢?有時候我們用生氣的方式表達,但其實在生氣下面可能是擔心,有時候這樣的情緒不被允許,又或是不被自己所接受,所以我們把它換了一個面具呈現。
✔️情緒在說什麼
如果你能辨識出最底層的情緒,或許你就可以知道這個情緒在跟你說些什麼,如果沒有辦法也沒關係,表層情緒還是有它想要透露的訊息。
✔️覺察與自我照顧
當你看到自己的這些情緒的時候,以及在那些情緒被後藏著的感受,你可以為這些感受或是想法做些什麼呢?怎麼做讓你覺得好過一點?
比如說當你因為別人沒答應你的要求,而感到失落時,在你好好的陪伴完這個失落的情緒後,有沒有一些替代的方式呢?像是你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來照顧這個失落感?雖然可能與你原本期待別人答應你的不同,但是你還是可以回到自己的身上去照顧自己,滿足自己。
當你可以走完上面的情緒歷程,你會學到原來感受情緒的歷程是這麼一回事,也會漸漸的知道,其實情緒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,只要當它出現時,可以給它一些時間,去體驗它並陪伴它,你會越來越知道怎麼面對它與它相處。所以沒關係,是情緒呀!好好陪伴它吧!
本文由呂宜芳授權刊登